当前位置:首页>>走进白坭>>见证白坭>>历史底蕴

发布时间:来源:

  白坭不仅是一个典型的岭南水乡,更是一个典型的岭南古镇。古遗址、古井、古墓、古宗祠、古私塾等古迹昭示着白坭古镇并非虚传,并见证着古镇的文明发展史。

   

  第一节 远古足迹:银洲贝丘遗址

  银洲贝丘遗址位于白坭镇周村村委会银洲村。2002717日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112月至19953,由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系和三水市博物馆共同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先后进行了4次正式发掘,揭露面积近800平方米。发掘清理墓葬86座、灰坑102个、房基5座。出土遗物十分丰富,包括石质生产工具:有肩石镯、梯形石锛、石斧、石凿、石镞和加工石器用的砺石等。日用生活器有三足陶鼎和灰砂陶釜、圆底罐、陶罐、陶豆、陶盘。装饰品有骨镯、石琚、骨笄、骨珠等。遗址第74号墓陪葬的玉斧、玉块;第30号墓陪葬的木质弧形头饰,为广东境内同期文化遗存的首次发现。出土的陶器三足鼎,是珠江三角洲首次发现的。同时发现并清理了4座带基檀房基,亦属本省首次发现。最重要的一点是经考古队专家的认真研究探讨,认为银洲贝丘遗址是珠江三角洲贝丘遗址群中,目前唯一保存有早期、中期、晚期文化内涵的遗址,年代距今约4000年至3500年,是一处具有标准地层的遗址。

  银洲贝丘遗址是一个地属珠江三角洲西江流域较大型和完整的史前人类活动遗址。它表明在距今4000年前新石器晚期就有人类在此捕鱼狩猎遗址较早期的堆积物中,文蛤的数量较多,以后渐渐变成了以蚬为主,到了晚期又发现了石螺数量较多。从这几种贝类的生态特征看,文蛤需要生存于含盐度较大的水环境中,蚬则对淡水的需求较文蛤大,而石螺只能生存于淡水之中。这种被当时人类在几个时期食用后废弃的贝壳中的不同,说明从古代人类生活于此地开始,到废弃这个地方为止,海水有一个较大范围的后退过程,也是记录白坭沧海桑田巨变的活化石。

   

  第二节 文教见证:文桥、古私塾、古书院

  1、清塘文桥

  清塘村是文化发达之地,该村已经超过100年历史的“文桥”,见证了当时村民求学的盛况。

  文桥位于白坭镇周村村委会清塘村的樵北涌,是三水区目前仅存的中型古石桥梁,入选广东省“百大新发现”文物点。桥长25米,桥宽2.5米,水面上方共有5跨,因此又俗称“五度桥”。每跨由5条大小相似的花岗岩组成。桥身中部石板刻有“光绪辛卯仲冬易石” 8个字 桥梁另一侧雕刻文桥二字,始建时间未详,现存的文桥是清代光绪17年(1891年)易石至今。

  关于文桥得名:相传在100多年前,三水清塘没有学校,南海丹灶私塾林立,村里的小孩只能坐船渡河,一不小心就有掉入河中的危险。为了方便来往的学生和老师,村里的士绅捐资建桥。当时没有给新桥起名,但建桥之初,主要都是老师和学生往来,久而久之“文桥”之名由此而来。

  清塘文桥建成后,成为了沟通三水清塘与南海丹灶两地的交通要道,多年来,在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古私塾、古书院

  据清末出版的《广东教育官报》统计:光绪34年(1908年),三水有700余村,共有私塾1042所。规模大者学生数十人,最少者仅数人。也有富户在家设家塾,延聘塾师教育子弟。民国18年(1929年),县府取缔私塾,除边远地区外,凡交通方便的地方私塾绝迹。目前白坭还保留着5座清代私塾。

  介如书社

  介如书社位于白坭镇中灶村,清代光绪年间始建。书舍地方宽敞,暑不知炎,内有花园莲池柱厅等。厅中祀介如祖上下二代直系祖先,大小门口累计五十有五,大小中厨各一。另一蝙蝠楼,满悬蝙蝠,墙鸟莫辨。门扇多镶楠木,上刻介如太祖手书,木料多用甲木。门厅处有光绪年款石碑2座。院中莲池两座,莲池外壁刻有花鸟、动物浮雕图案。后进为供奉先祖的“光裕堂”,采用抬梁式建筑结构,用材硕大。

  据记载,邓介如为嘉庆年间人,中鳌乡始祖岷公之十九世传孙,出身明经,后诰封荣禄大人,赐赠武显将军。介如书舍为山民公二十一世孙酿初兄弟议于清代光绪年间在中灶村所建,以为纪念。对联:堂载承先绪,诗书启后昆。

  学海书舍

  学海书舍位于白坭镇岗头村委会下梁村。该书舍建于清光绪丙申年,由举人梁一兴兴建。

  宝仁家塾

  宝仁家塾位于白坭镇周村村委会周村,与文在家塾相邻。约于清光绪年间兴建。

  文在家塾

  文在家塾位于白坭镇周村村委会周村,与宝仁家塾相邻。约于清光绪年间兴建。

  廷弻家塾

  廷弻家塾位于白坭镇富景居委会金竹村西向,座北向南。建筑面积:主体一统两进为185平方米,左边“居仁巷”22平方米,建成距今已有120多年,是金竹村比较出名的晚清时期的古建筑。它采用青砖砌墙,高级瓦料作上盖,红木材料为桁樑(即杉、樑),花岗岩坚柱,白石板和古老阶砖铺地,檐前木雕花板的花鸟人物栩栩如生。它的石柱石梁打磨得线条清晰、棱角分明,做工十分精细。厅堂内有较大的天井,用花岗岩石铺建,两边有高雅的厢房,与宽阔的回廊相连,回廊有侧门通外面的居仁巷。廷弻家塾整个建筑虽然不很大,却显得光亮、高雅、气派。据了解,此建筑是廷弻公的儿子们做生意发财后,在家乡择地而建,以纪念其父亲。陆廷弻公的子孙们当年的生意店铺遍及上海、天津、广州、越南等地,是金竹村最有名的富户之一。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此厅堂一直被用作金竹大队大队部。

   

  第三节 辉煌背影:名人古墓

   

  梁鹤鸣墓

  梁鹤鸣墓位于白坭镇龙池村后岗,建于明代万历十六年(1588年)。墓主梁鹤鸣系白坭龙池村人,明万历七年(1579年)参加浙江分试后任广西阳朔知县,后升任浔州知府,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辞官归里,鹤鸣为政时期省刑简讼,体恤民艰,深为百姓赞颂。墓地坐西北向东南,有石马、石狮、石羊各一对,石像造型高大,栩栩如生。

   

  梁士诒墓

  梁士诒于193349日逝世,终年65岁。同年6月由亲属、朋友扶柩回籍,葬于象沙洲,象沙洲位于白坭镇岗头村,方圆占地九亩,又称九亩墩。墓为圆形土坟,坟前有墓碑、石拜桌、墓道、石牌坊,墓完好无损

  该墓地地理位置优越,面向宽阔的西江,古树参天,鸟语花香,环境十分优美。九亩墩内有4个墓,正面是梁士诒墓地,其余分别是梁士诒父亲梁知鉴、梁士诒弟弟梁士言于和梁士欣墓地。正门建有牌坊一座,气势雄伟,正门牌匾是大书法家叶恭绰题写的梁氏佳城,背面有北洋政府总统段祺瑞亲笔手书将相联辉。正门两侧有西洋石狮子一对,栩栩如生,威武传神。墓地右边建有石亭一座,内设梁士诒神道碑,详细记载了梁士诒生平事迹。梁士诒墓于1983年列为第一批三水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为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杜之英母墓

  位于白坭镇周村松岗,建于民国21年。墓地占地面积300平方米,为水泥灰沙结构。坐北朝南,四周砌有围墙。墓地呈两级台地,前面台地有蒋介石、李济深、张人杰、何应钦、吴稚晖等国民党党政要人题词,两旁有麻石圆形石柱一对,高4米,顶端各雕一蹲状石狮,上刻有篆书题字。后一台地上建筑呈“Ω” 型,前端左右置石狮一对,墓道两旁有高0.8米的麻石平台,平台壁上有篆书题字及墓主碑文。墓碑正中写有“清封四品恭人二十一世继母妣杜母李太夫人之墓”。“Ω”后有宽8米、前高0.8、后高1.6米的半圆型石砌墓台。1983年,该墓列为三水县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节 宗族象征:白坭祠堂群

   

  俗话说:“顺德祠堂南海庙”。在三水南部白坭镇66.4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竟保留着近50间明清风格古祠堂。

  1、明清时期白坭祠堂群的成因

  (1)对祖先的崇拜“粤俗尚鬼,祠庙兴矣”。宗祠,又称宗庙、祖祠、祠堂,是供奉祖先神主、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所,被视为宗族的象征、祖先的象征。崇拜祖先并立祠祭祀,古已有之。明清朝代,封建政府重视聚居的外地移民的精神需求,提倡宗族文化,鼓励民间修建宗族祠堂。于是,分散到各地定居落户的移民们就大力建筑自己宗族的祠堂,以示敬祖溯源。自此,白坭祠堂就如雨后春笋般修建起来。据查,除解放沙、西岸等少数几个自然村没有祠堂外,其他各村少则一两间,多则10多间。其中岗头就有大小11间祠堂,清塘、莘村各6间,金竹、灶头各4间。

  (2)明清时期,白坭涌现了一批科举鼎甲和地方功名人物,他们是整合宗族组织的最有力人物。一个宗族在社区中的地位也主要是由功名人物来决定。功名人物多,宗族在社区中的地位也就高,其宗族组织整合重构的影响也更为久远。明朝以来,白坭历代乡贤在获取功名后,在自己的家乡大力兴建宗祠,激励子孙并显耀于乡梓。

  (3)兴建祠堂需要花费大量钱财,支撑祠堂建设必定需要雄厚的财力。白坭历来为富庶之地,明清以来社会经济发展尤其迅猛。白坭各村祠堂的多寡与富庶程度成正比。据岗头村人梁启超介绍,我们冈头梁氏祖先很富有,有很多土地出租,所以我们村建了11个祠堂。

  2、祠堂的功能

  1)祭祀祖先。祠堂为祭祖之地,通过祭祖,强调同姓宗族人们同宗共祖的认同意识,巩固慎终追远的传统信念,把松散的同姓族人团结起来,形成宗族内部的凝聚力。

  2)传承先辈意愿,延续祖辈根基。祠堂是家族存在的重要标志,祠堂内的匾额颂扬本家族的荣耀,家族族谱追溯本家族的世系源流,订立宗法族规来约束家族成员的行为、处理家族的事务。通过祠堂不仅可以体味祖先们和移民历史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还可以了解家族的来龙去脉、宗族的变迁与兴亡。一个祠堂就是一部移民家族的变迁史。

  3)教育与教化功能。在旧社会,许多祠堂都做过私塾学堂。如果有家族的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功名,还要在祠堂前的广场上竖立旗杆,作为褒扬精英、光宗耀祖、宗族繁荣的历史见证。

  4)处理宗族公共事务场所。家族的大小事务都由族长带领族人在祠堂进行商议,沟通思想、传递信息。族内几乎所有的纠纷都在祠堂里解决,宗族重要的会议在祠堂里召开,乡规民约也在祠堂里发布。金竹村陆氏大宗祠取名敦睦堂,敦睦就是亲善和睦的意思,取此名字以期教化族人以“敦睦”行世,共创美好未来。

  5)家族喜庆场所。解放前,凡家族内部办理婚、丧、寿、喜等事务时,一般也是在祠堂进行的。解放后,祠堂经重修后,又成为村民文化娱乐的休闲地。

  3、白坭祠堂的建筑风格及文化遗产

  以白坭的祠堂群落,可窥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缩影。这些古建筑遗产蕴含着深厚的祠堂文化,浓缩了古建筑艺术的精华。

  白坭祠堂很多是明代始建的,到了清代又重修。所以白坭大部分的祠堂都是清代的建筑风格,结构多为抬梁式、硬山顶、博古脊,青砖灰瓦。这些祠堂多分布在村头或村中显要位置,它们规模宏大,清一色的青砖灰瓦,与周边低矮的青砖建筑以及有些杂乱无章的现代建筑相比,显得鹤立鸡群。从现存的祠堂来看,可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大祠堂为四路四进式,中型祠堂为三路二进和三路三进式建筑,小型祠堂为一路二进和一路三进式建筑。

  白坭祠堂蕴含着丰富的祠堂文化。白坭祠堂四合院式的建筑形制,体现了四水归堂的文化概念。祠堂的装饰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从地板墙面到房梁屋架都不厌其烦地采用木雕、砖雕、石雕、陶雕、灰塑等工艺进行艺术装饰,雕梁画栋、鎏金溢彩,其工艺之精致、构架之豪华、使白坭祠堂成为民间建筑工艺的载体。祠堂屋脊的陶塑鳌鱼、屋檐的灰塑醒狮、墙壁上的蝙蝠等都是族人祈求功名利禄、幸福安康的表现。祠堂里面雕刻精致的花饰图案和吉祥物都有各自不同的寓意。走进白坭祠堂群,犹如走进了明清建筑艺术博物馆。

  旧时白坭祠堂一般都建于环山靠水之地。白坭民间有“榕树多者地必兴”的说法。榕树生长迅速且根部宽大发达,树枝浓密婆娑利于遮荫,因而被视为风水树而大量普遍地种植在祠堂、庙宇边。至今,莘村、龙池村、蓬村、岗头村、西岸村、下梁村、中灶村、银洲村、下灶村、岗头村、祠巷村等村落都有100多年的古榕树。仅西岸村就有41棵古榕,有20棵有100多岁。这些村落里,河涌、榕树、宗祠、庙宇、市集、埠头几大元素组合共生共存,呈现河涌迂廻、小桥横枕、民居相接、水埠处处之景。白坭冼氏宗祠的古对联“门上有青山四面浓荫呈活画,祠前环绿水两塘荡漾戏游鳞”便是明证。

  4、白坭宗祠辑要

  白坭共有大小祠堂近50间,现择其重要者作一简介。它们或是名人故居、或出自世家望族、或规模宏大、或命名独特,总之各具特色:

  梁士诒生祠(梁士诒故居)

  梁士诒生祠位于白坭镇岗头村,生祠为梁士诒在民国初年兴建,建于1913年,建筑面积1130多平方米,楼高二层,为梁父梁知鉴所建。1994年被三水市人民政府列为“三水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申报广东省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评为佛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梁士诒生祠原为梁氏故居。因梁士诒从政30多年里曾三起三落,屡遭通缉,过着海外逃亡生活,在香港、上海等地均有新居,逐渐被冷落的故居最后演变为一座活人在世为自己死后预立的“生祠”。

  生祠原是一座豪华无比的官邸,其内堂有神台,上挂高约2丈的8幅寿屏,厅内有20多张八仙桌,陈设多样玉器、金器(有金碟、金柚、金桃、金橘、金筷等)、康熙年制蓝花瓶、毛皮寿幢和麝肘喜帐。堂上高挂袁世凯、徐世昌和陈炯明所赠的大寿帐。还有一座外国人赠送的进口自鸣钟和留声机。家具有红木罗汉床、太师椅、贵妃床和紫檀木沙发床,还有用越南鸡鹅木做成的大圆桌等。可惜大多数家具、器皿等极为珍贵的文物已流落于海外和民间。

  生祠建筑方式中西合璧,窗上的蓝色雕花玻璃也是由产自海外的硫璃制成。二楼的走廊和大厅地板采用带花纹的瓷砖,这在当时可是稀奇玩意,应是从西洋进口的。二楼大厅内一座大型镀金雕刻更是珍品,雕刻表现的是百鸟朝凤,表面镀金,虽经受岁月洗礼,但仍泛着一种黄金特有的质感。生祠建筑物精美的镀金木雕、石雕、小桥流水、苍天的古树、威武的石狮以及梁士诒的生平事迹,对研究三水历史甚至中国历史、古建筑都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科学价值。

  梁士诒生祠集园林、祠堂和书舍于一身。正中为传统的岭南两进院落,座东向西。前后殿均用硬山顶风火墙,面阔之间,抬梁斗拱混合式木架结构,在檐柱和山墙门之间有两组镂金横梁木雕,皆为高浮雕古装人物故事,瓦脊上雕花鸟、山水或动物。前殿门前有石狮一对,高约2米,刀法古雅,威武传神。

  祠堂两侧的北园和南园吸取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精华,又融入了西洋建筑的格调,形成了独特的洋为中用风格。北面是园林式庭院和海天书屋,院前有小桥流水与天井相通,天井水池有石山,十分优雅别致。南面为两层的小姐阁,屋内陈设镀金木雕百鸟朝凤屏风,五彩玻璃窗十分精美,地板均为彩色雕花水泥铺彻。

  生祠的各处装修摆设也十分有特色。南门,门头长石上书海天书屋,外挂一大木牌匾,红底黑字上书勋爵府三字。入门左边有一耳房,为守门人的住房。入门天井分左右各有花岗岩石狮子一对,围墙内栽有花圃,建有金鱼池,池边栽一高大花旗松,池边有一小石拱桥,过桥后建有一六角凉亭,均为柚木柱、柚木砌成。内设石台石凳,石台摆一刻有万里长城60×60厘米大砖一个,周边空地栽有花木。大门口上挂一个木牌匾,上书光禄大夫家庙,两侧挂一家承世清,国有元勋门联。入大门的两旁排放数十个高脚牌,上书各种名衔。天井两侧各栽一株米兰,高出屋檐。大堂屋檐一大牌匾,上有袁世凯题寿朋燕喜四字。大堂内,神庵上挂一大匾,上书孝友堂。神庵之建造极为华丽,雕刻精细,各式人物栩栩如生,镀金色,十分辉煌。内设祖先灵牌,神庵两旁排满雕刻文字,两侧均有一酸枝镜框大照身镜,镜旁立有铜制大仙鹤一只,正面摆两张大神台,一张摆瓷制大香案,白底蓝花,中摆一铜铸大香炉,内有孝友堂三字。大堂左边挂一梁知监肖像,下设一神台,神台摆一套瓷制福禄寿三星,高约60公分左右。右边壁挂梁士兵诒肖像,下设神台,摆三个铜铸大寿桃,着色鲜艳,用一大铜盘盛载。大堂左右两边各挂宫灯两盏,地下各设根雕台、凳圆形一套、方形一套。

  南侧门扇形阶梯上,上盖石山如洞穴,石山之上砌有各式桥梁、亭台楼阁,山水人物等装饰,十分雅致。南厅内设酸枝桌椅、照身镜,东厅也有一样摆设。中有铁梯上二楼,楼上有摆设酸枝台椅、照身镜,南厅过北厅穿越南北两个八角石拱门,门头镶一福一寿字。

  北园内栽龙眼树、黄皮村、荔枝树,中建金黄鱼池,池水通出大门外之金鱼池,池中砌有石山。北厅放置各式古玩无数。北厅楼上摆有铁床、酸枝大床、台椅等物,东厅为杂物房,工人房在梯侧,进入东边为厨房,北厅转入东厅楼均为客房。

   

  梁萼联生祠

  梁萼联生祠位于白坭镇周村村委会龙池村。民国初年,梁萼联供职于陆军部,任少将经理处处长。以军功授四等嘉禾勋章及晋授陆军中将军衔。

   由于梁萼联是梁士诒的入门弟子,所以生祠仿效梁士诒生祠建造。该祠坐东北向西南,主要有祠堂、洋楼、门楼、池塘、庭院几部分构成,建筑规模宏大。占地面积的881.34平方米,祠堂建筑主体高大,后堂为祠堂建筑主体,有精美的木雕和石雕,后堂前廊有贴金木雕福禄寿饰物。后堂最高处为8.69米,屋顶为硬山式。这是周村村委会辖区保留的近现代建筑中最大的一间。

     

  陈氏大宗祠

  位于白坭镇富景居委会祠巷村。陈氏大宗祠是一栋四进式建筑,占地10亩,面积居三水祠堂之冠,建筑高达10多米,更显得气势恢宏。

  据白坭陈氏宗谱记载,祠堂始建于460多年前的明代嘉靖二十九年(1551年),历经6次重修,得以幸存下来。其中最近的一次大修为清戊戌年(1898年),因此目前显示建筑风格多为清代。祠堂座东向西。与其他祠堂相比,这里还增加了拜亭,而且拜亭的木雕、石雕和砖雕都仍然栩栩如生,十分精美。拜亭为歇山顶,中堂和后堂为硬山项。

  宗祠的大门上,端端正正地刻印着“陈氏大宗祠”五字,这是明代硕儒陈白沙亲笔题字。熟悉历史的人可能会发出疑问。陈白沙乃广东新会人,为何会为三水白坭的一座宗祠题字?原来,东岸村的祖辈即是陈冕,陈冕乃白沙先生最得意的学生之一。家族修祠堂时,陈冕特地邀请先生为祠堂题字,并一路传承至今。这题字也成为祠堂最大的财富。

  该祠堂一直具有书院的功能,解放后一直做小学,1986年祠堂前座因属危房改为一座三层楼高的现代建筑作为小学的办公楼, 2003年至2006年间曾作为幼儿园。

   

  陆氏大宗祠

  陆氏大宗祠位于白坭镇富景居委会金竹村。始建于明朝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建筑风格为一统四进,加上右边附属建筑,建筑面积为1059平方米。依山而建,坐北向南,由门前开始沿花岗岩白石阶拾级而上,一进比一进高,气势不凡。建筑为抬梁式结构、硬山顶。祠堂由门厅、左右两廊及厢房、正厅组成四合院。门厅面阔三间,左右厢房各三开间。

  陆氏大宗祠掩藏在一片民居中,祠堂前一片开阔,堂前有一块空地及荷花塘,再前就是农田了。建筑外表古朴但崭新,雕梁画栋自不待言,大门上方写着“陆氏大宗祠”,两旁的对联为“大块文章世界,满门忠孝家风。”

    推开厚重的大门,跨过高高的门槛,一块屏风挡住去路,上书“敦睦堂”三字。堂内地板为大块麻石铺就,屋角还可以看到嵌在地板的“金钱眼”。祠堂内外有石雕、木雕、砖雕和泥塑、灰塑等,这些工艺雕琢而成的各种装饰图案、人物故事均有寓意,让敦睦堂成为民间的建筑艺术的标本。而其中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敦睦堂中保存完整的明代石刻,被村民奉为瑰宝。这些石刻就位于祠堂一进与二进之间的中庭,镶嵌起来作为护栏。这些石头呈现褐色,与祠堂青灰色的基本色形成鲜明对比。

  陆氏大宗祠历经沧桑、浩劫,在2007年重修前已破烂不堪,后两进已被夷为平地,长满野草杂树,前两进也杉废瓦落,好不荒凉。好在欣逢盛世,广建文明,遂于2007年春日由旅港及华侨宗亲捐百万人民币巨资修葺,成为金竹村最靓丽的景点。

   

  中社村公祠

  中社村公祠位于白坭镇富景居委会中社村。该祠堂就位于村口。这是一座典型的清代建筑。祠堂面阔11.21米、进深25.84米,坐西北向东南,三间二进院落式布局。

  白坭中社村祠堂论规模,远小于白坭富景小区的陈氏大宗祠,讲精美,则远逊于金本造价上千万元的邓氏宗祠。但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宗祠却有其独特之处:中社村祠堂没有以姓氏来命名,而是以地名来命名。这在三水乃至珠三角都较为少见。

  其实,这个祠堂原本是村里邓姓家族的。邓姓在村里一家独大,其他三个姓氏都没有自己的宗祠。新中国成立后,祠堂开始变成村里所有村民的公共场所。后来大家就开始商量,既然是大家共有,何不改个名字?从此邓氏宗祠变成了中社村祠堂。中社村祠堂超越家族,成为全体村民摆喜酒、聚会的场所。祠堂也成为凝聚村民人心的地方。

  此外,祠堂建筑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作为支撑的14根石柱,每根下面都有一个精心打磨过的底座,而门额上的水墨龙画,在青砖黑瓦的映衬下,显得栩栩如生,在珠三角罕见。

   

  邓氏大宗祠

  邓氏大宗祠位于白坭镇周村村委会清塘岗尾村。相传明朝洪武年间村民邓则良于1381年应试考取了举贤,奉旨特授陕西道监察御史之职。在他70岁去世后,葬回清塘里水岗兼于岗尾村建起一间御史家庙作为纪念祠。由此推测是先建邓氏大宗祠才建御史家庙,因此,该宗祠也应有500多年历史。解放后曾先后做过清塘小学和幼儿园五十多年的校址。

   

  蓬村苏氏大祠堂

  蓬村苏氏大祠堂位于蓬村。坐东北朝西南。面阔26.22米,进深40.36米,面阔三间,进深三进。保留浓厚的清代建筑风格,建筑面积较大。于1998年重修。祠堂有对联一幅:“武功延祖泽,世德振家声。”

   

  郭氏宗祠

  郭氏宗祠位于白坭镇周村村委会莘村。莘村郭氏,祖籍山西汾阳,南宋时从粤北南雄县珠玑巷迁至现址,至今人丁兴旺,居乡有二三百之众。

  清代时建郭氏大宗祠,至今约有300多年历史。该祠为三进间,地势前低后高。20039月前,该宗祠一直为周村小学校址,公社化时期亦曾做过周村大队部。此祠交还该村后,曾于新世纪之初进行过较大规模的修葺,今作村中喜庆摆宴的场所。

   

  林氏祖祠

  林氏祖祠位于白坭镇岗头村委会大岗林家。大岗林家是鸟命名的,俗称飞来林,于今已近六百年历史,该宗祠于壬午年(2002年)重修。

   

  五世祖祠

  五世祖祠位于白坭镇岗头村委会凤果村北社之首,约有500多年历史。

   

  第五节 其他古迹

   

  1、古井

  白坭河网密布,水文化是其最显著的气质,古井则是水文化的重要载体。水为财是广东人最爱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白坭人也不例外。城市必定滨水而建,大河大江两岸村庄聚集。那些不在江河边的村庄,人们喜爱将房屋建于水井之旁,一方面是取水方便,更重要的是可以沾得井水的灵气,让生活更顺风顺水。自明清以来,白坭几乎村村都有水井,少则一口,多则两三口。据《白坭文化风采》辑录的古井就有近20口,不少古井有700多年历史,成为三水难得的历史遗迹。这些古井历史悠久,多用花岗石砌成,并各有特色。如白坭金竹村的豆腐井,因该村有人用井水做豆腐而得名;下灶留水井,水位长年保持一致,故有留水之称;周村古井约有600年历史,工艺精湛。

  古井是历史的载体,每口古井背后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白坭镇岗头村的金髻井就有这么一段传说。这座有700多年历史的古井,据历史传说,当时居民严重缺水,需要到很远的地方挑水,十分不便。后来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妇人慷慨地捐献出自己的发髻变卖后,将所得银两用于打井,故名金髻井。更为奇特的是,每年秋冬枯水季节,其他水井都见底了,但该井依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历史上,这些水井与村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村庄中除了祠堂之外重要的公共设施。村民们在挑水、洗菜、洗衣服的同时,会经常边干活边闲聊,或者干脆放下手中的活,聊上一阵。从谁家娶妻嫁女的大事,到谁家母猪又生了一窝猪仔的小事,都是聊天的话题,井边不时传出欢乐的笑声。如今自来水普及,水井大多用不上了,然古井文化仍留存在他们的记忆中。现将白坭已发现的古井的情况做如下简介:

  金髻井

  位于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岗头村委会冈头村永坚祖祠及道基祖祠交界之巷中心。此井兼有奇,在祠岗之腰,与平面有十米之差,但秋冬腊月,井井见底,而金髻井则是源源不绝,担之不下,真令人奇哉怪也。

  大井头井

  大井头井位于白坭镇富景居委会金竹村西向。该井是明代开村时所建,历史最为悠久,用花岗石砌成。井身呈方形,井圈亦用花岗石砌成。

  豆腐井

  豆腐井位于白坭镇富景居委会金竹村东南向。井身呈方形,用花岗岩石砌成井圈。据说因为该村有人用此井的水做豆腐而得名。

  门楼井

  位于白坭镇富景居委会金竹村东南向,井身呈方形,井圈用花岗岩石砌成。因以前该井的旁边原有一门楼而得名,门楼在文革期间已被拆除。

  西向旧井

  位于白坭镇富景居委会金竹村西向。该井工艺精美,周围用花岗岩石榫卯结构围成,井圈呈方形,亦用花岗岩石筑砌。

  海天坊烂口井

  位于白坭镇岗头村委会冈头村更府巷。该井是梁姓的始井,有700多年之久。此井可能是地势低沼,井下边的泥土浮动,溃位已延至周边的屋内,村民察觉后,开始叫烂井,便于入耳,最后叫烂口井。

  三巷村古井

  位于白坭镇富景居委会三巷村,是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侵占白坭时由日军所开挖。

  下灶留水井

  位于白坭镇富景居委会下灶村。该井水位常年保持一致,故有“留水”称谓,该井水冬暖夏凉。

  中间井

  位于白坭镇富景居委会金竹村东南向,井口、井台用花岗岩石砌成。井身呈方形,青砖砌井圈。该井因位于门楼井和豆腐井之间而得名。

  周村古井

  位于白坭镇周村村委会周村,约有600年历史,该井口呈圆形,可见当年建井工艺之精湛。

  梁家村古井

  位于白坭镇岗头村委大岗梁家村大宗祠之侧,约600年历史,是当时该村的主要食用水井。

  鹿岭村古井

  位于白坭镇岗头村委会大岗鹿岭村。井口用麻石打造,古朴大方。

  大井兜

  位于白坭镇岗头村委会冈头村安贞里,约500年历史,该井由上至下均等,有1.3米之阔。

  冼家古井

  位于白坭镇岗头村委会冈头村冼家宗祠侧,是开村之井,约400年历史。

  林家井

  位于白坭镇岗头村委会大岗林家,约700年历史。周边一带是当时的豪绅住巷,故该井建得大方得体,该井造艺精致。

  中灶古井

  位于白坭镇富景居委会中灶村敬山祖祠前。

  龙池古井

  位于白坭镇周村村委会龙池村,是开村之井,约700年历史,该井造艺古朴淳雅。

   

  2、古庙

  康公庙

  康公庙位于白坭镇周村村委会莘村后山,建于清代,现在香火仍鼎盛。康公旦之日,男女老少皆往祭祀。

  康真君庙

  康真君庙位于白坭镇富景居委会金竹村东南向。建筑整体为抬梁式结构,硬山顶。

  这是一座砖瓦木结构的房子,坐北向南,三间三进。资料记载,该庙面阔12.02米,进深25.46米,为抬梁式结构,硬山顶,滴水剪边。头门木雕博古花卉纹柁墩带斗拱梁架,花岗岩门框,石额书康真君庙,上款嘉庆丁巳冬月,下款信绅陆先河敬献。大门有一副木质对联,上联为道高能活鸭,下联写道族众籍为龙前堂正中高悬“冰心玉壶”木制匾额,右壁有嘉庆、同治、民国时期石碑三座,碑文记载康真君庙改建、重修的历史。后堂为11架瓜柱抬梁式结构,正中供奉康真君塑像神龛,前有拜亭及拜廊,内设有聚宝盆、香炉、塑像等。

  重要建筑的建设一般都由当地有名望的人牵头,康真君庙也不例外。牵头者为该村名人——清乾隆年间进士陆苍霖,他官至礼部郎中,任广西右江兵备道,署广西按察使。据碑文记载,该庙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嘉庆、同治年间重修,民国6年(1917年)在原址重建。

  康真君庙,在佛山市三水区仅此一间。该庙现在香火仍鼎盛,康公旦之日,当地男女老少皆往祭祀。这对三水的民间信仰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五岳殿

  五岳殿位于白坭镇岗头村委会大岗梁家村村首。具体兴建时间不详,于20世纪90年代重建。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七日为旦日,当日,海外同胞及乡亲会聚一堂,设席庆祝,晚间大戏连场,村民乐也融融

   

  3、近现代文化遗址

  冈头人民会堂

  冈头人民会堂位于白坭镇冈头村委会冈头村,其前身是梁氏宗祠,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1874年重建。1964年拆去中、后座改建为人民会堂,座南向北,三间两进,建筑主体保存完整。总面阔26.72米,中间面阔12.62米,总进深30.61米。具有精美的石雕和砖雕,宗祠大门两旁设有较大的月台。建筑主体端庄、有气势。后堂主体建筑为七座前后廊,屋顶为硬山式。祠堂曾长期做岗头小学的校舍,左右两边的厢房为学习教室,最后面一间改为厨房。青云巷总体保留完好。祠堂内的木架构和砖雕、石雕均保存较好。现为冈头村的文化室。

  黄岗里村会堂

  黄岗里村会堂,是1958年大跃进期间,该村集体建起的饭堂,当时国家处于经济困难时期,那时提出“农业学大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些标语至今仍保留着,是历史的见证。

  思德亭

  思德亭位于白坭镇岗头村仁厚里坡,建于民22年。亭由四柱和四柱间坐凳围成四方形,占地面积15.6平方米,悬山顶,高1.69米,宽1.07米。柱子和坐凳用花岗岩石建成,顶部用钢筋混凝土建成。亭正中安置着一块黑色的石碑,高1米多。碑上刻有东渐西被四字。村中的老人说,此出自《诗经》,是引用大禹治水典故,纪念白坭民众合力兴围抗洪历史。

  思德亭是一座建立于民国的功德纪念亭,记载了白坭民众合力兴围抗洪的历史,是三水早期水利发展的一个标志性建筑物。民国4年(1915年),三水白坭及南海一带洪水暴发,据《三水县志》记载,民国4年(1915年)夏天,连续降雨两个半月,西、北、绥三江暴涨。永丰、清塘、榕塞、大路、鸦雀等46条堤围崩决,决口4978丈。县内大部分地方一片汪洋,倒塌房屋3778间,淹没稻田旱地31万亩,溺死159人,米粮绝市。灾情之重,前所未有,史称乙卯大水。据碑文记载,水灾过后,白坭的乡绅们商讨修筑堤围抗洪,然而当时却缺乏一位有威望的长老出来主持大局,让筑围的事一拖再拖。为此,大家想到了时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梁士诒的父亲梁之鉴。梁之鉴登高一呼,应者云集,很快就凑到银元14万余元(东围4.5万元,西围9.5万元)。民众一起堵塞决口300多丈,基围一律加高加厚。自此之后,白坭岗头村风调雨顺,再没有发生重大洪灾。而梁之鉴的功绩也记入思德亭的碑文当中。

  中灶知青屋

  知青屋位于白坭镇富景居委会中灶村。知青,知识青年的简称。1968年,我国数以万计的初、高中毕业生,响应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号召,到祖国各地农村插队落户,自食其力参加劳动,接受思想上的洗礼。当年秋起,就有江门、广州386名知青先后到白坭(时称白坭公社)各生产队(今自然村)落户。由于来人较多,村民借出的房屋一时难以满足需求,于是县府、公社便要求各生产队利用村内空地,按建筑面积拨给一些补助款建起了专供知青居住的房子。“知青屋”就此应运而生,名字不迳而走,一晃近40多个春秋了。1978年,国家安排知青回城,知青屋给世人留下一个永恒的回忆。

  大跃进炼钢炉烟囱

  大跃进炼钢炉烟囱位于白坭镇周村村委会欧阳村外,是1958年大炼钢铁的证物,高约28米,底座直径约5米,呈圆塔状形。

  姨壹居

姨壹居位于白坭镇冈头村委会冈头村,是一处近现代的私家厅堂。建筑为抬梁式结构,硬山项,祠堂进深三间,由门厅、庭院和正厅组成,四方红砖地板间错平铺,门厅为三开间。门厅外有水井一口,花岗岩石井口。

copyright www.ss.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安备案4406073010505 粤ICP备05101457

版权所有@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政府 http://www.ltgxled.com

最佳分辨率:1024*768 浏览器 IE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