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走进白坭>>见证白坭>>历史底蕴

发布时间:来源:

  传统农业经济

  远在3000-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白坭一带已有人类居住,从事着原始农业生产和渔猎及采集活动。当时耕作技术还很落后,劳动工具比较简单,渔猎活动和采集活动还是不可缺少的一种生产,蚝、蚌、螺、蛤和植物籽实、动物等都是人们经常性的食物。人们常把吃完的食物遗壳、骨骼,丢弃在住地附近,并遗留下石制的生产工具和夹砂粗陶片等文化遗存。因此在这些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常常发现大量的蚬壳、雷壳(文蛤壳)或蚝壳存在。

  发源自云南省东部,经广西梧州奔腾而下的西江,年平均输沙量达七千五百三十万吨,约占珠江流域总输沙量的百分之九十。这些西江泥沙在白坭一带逐渐淤积下来,且含有机物丰富,故当地人民誉之为“西江麸”——天然有机肥泥。历代白坭人民在这块肥沃的冲积平原上辛勤劳动,顽强地与自然作斗争,进行了垦殖利用。公元301年,白坭农业空前发达,成为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

  白坭属于“冲滩之区”,境内“山包水络”,大河小涌,纵横交错,历史上水灾频仍,潦水为患。宋代以前,白坭多为潮田,洪水、台风都使水稻不稳产。宋以后,珠玑巷迁民在求生存的开发珠江三角洲过程中,创造性地进行“筑堤护田”,功不可没,这是我国水利史上一大发民用工业,经济效应显著。筑堤成功,使洪水归槽,不致泛滥平原之上。大量泥沙,冲向下游,促使下游洲滩发育,又可筑建堤坝成田,保护生产。宋堤下游即兴建一批元堤,元堤下游兴建一批明堤,使西江下游三角洲地带由海而江,由江而涌,不断变狭。白坭附近自元至正元年1341年)到明代,相继修筑了蚬塘、谿陵、白坭、雄旗、黄家塘、山田堤、银洲堤等堤围。其中谿陵围高一丈六,周二千七百五十六丈,保护围内八十三顷四十余亩地。

  在十四世纪后期的明初以后,饱受潦患的白坭人民,便在围内一些低洼的地方,挖田筑塘,从事养鱼生产的活动。因这些平旷低洼地势,挖塘蓄水养鱼,既可以发展生产,又能使挖塘的余泥填高部分地面,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水患。这是当时白坭人民改造自然,充分利用低洼地发展生产的方法之一。明中叶,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加工果品,行销省内外,果树生产有了进一步发展。白坭人在塘基上种上果树,塘里养鱼,形成了“果基鱼塘”的布局。

  清乾隆中期以后,广东土丝外销数量逐渐增加,丝价日益高涨,蚕丝业有较大的发展。桑是耐浸的,又属多年生植物,管理容易,老少都可以做。上世纪20年代,是种桑养蚕的黄金时代,那时每担桑叶可卖6元白银,而谷价每担只值3.5元。白坭一带农民纷纷把农田改为桑地。“桑基鱼塘”面积不断发展和扩大,逐渐代替了以前的“果基鱼塘”。民间盛传:“种得桑枝三几亩,不妨长做养蚕人。”

  白坭的东岸、西岸、苏文沙、岗头,历史上都是种桑养蚕的主产区,放眼一望,满眼都是绿油油的桑田。当时白坭利用沙地种桑,所产桑叶含水份低,桑叶淀粉高,养蚕收成好,缫成的丝质色泽明亮,拉力韧度强,比顺德的桑叶质地优胜。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海运交通不畅,日本生丝出口失去欧亚市场,我国生丝独占东南亚地带,白坭蚕桑业达到黄金时期。1929年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桑塘地区的蚕丝外销,一落千丈,育蚕植桑不足以维持生活,桑地丢荒。1932年引进外国蔗种,试种后,成绩颇佳。陈济棠主粤时期,兴建4家大型机榨糖厂,榨蔗能力合计每日达4250吨。由于兴建了机榨糖厂,甘蔗有了新的出路,从而又刺激了糖蔗的生产。白坭乡民认为认为改植外国种蔗苗,有利可图。便于1934年将荒基开垦,改植甘蔗。蔗基鱼塘逐渐取代了“桑基鱼塘”。

  白坭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创立了著名的“三基鱼塘”农业耕作模式,即果基鱼塘、桑基鱼塘和蔗基鱼塘。“三基鱼塘”文化的特点就是资源循环利用,形成一种非常和谐的生态模式。“三基鱼塘”体现出来的这种注重生态环境建设的文化传统一直为白坭人所继承。

   

  传统商贸业和城镇建设

  明清时期由于传统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以及方便的水陆交通条件,白坭圩逐渐成为商贸汇聚之地,船只来往频繁,市集幅辏,店铺林立,十分兴旺。清嘉庆时期,龙母、白泥、清塘、峣山大部分属于今天的白坭。

  明清广东之建制“镇”多为带有地方政权和军事性质、或有驻官(如巡检、县丞、通判、主簿、同知等官员)、或有驻军、或有城墙的据点,而较为纯粹的商业聚落则称“圩”或“市”。当时称日日交易的场所为“市”,三日一次交易的农贸集市为“圩”。一般来说,邻近两墟在期上都是错开的。据嘉庆《三水县志》记载,清代白泥圩的圩期以农历一、四、七为期;清塘、金竹一带的圩期为农历三、六、九;峣山圩(邓坑圩)的圩期为农历一、四、七;龙母圩利琼一带(今冈头村)圩期为二、五、八。

  清末民初期间,白坭圩还是个小圩镇,人口不外一二千,座落在珠江支流的西江下游樵北大围中段。基围面铺设成大青石大街,整整齐齐地一字儿从现在的白坭粮所延伸至白坭卫生所旧址门口外,足有四五百米长。街两侧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多数是木板阁楼的平房店铺近两百间,与下子围(今沙围村下段)、骊洲(今西岸村)一河之隔,遥遥相对。1915710的乙卯水灾,洪水冲毁了白坭圩城门楼(今白坭粮所至食品站猪仓)以及凿石铺、德利当铺等几十间店铺。水灾后,民国十三年(1924年),圩口建有一座高大的名曰“胜市”的门楼。街道两侧,店铺仍然稠密。

  抗日战争胜利后,白坭圩仍然规模相当,保持经营山货日货、苏杭(布匹百货)、咸杂副食、小五金、猪肉店、茶楼、小食、造木、打铁、瓜菜、水果、酿酒、米粮、辗米、烟馆摊档等大大小小的店铺百多间。市西的海边(西江小分支,惯称“海”)。经常泊满大大小小的运输、打渔船只。几乎每天都有十多二十档各种海鲜上市,还有农副产品出售,它们都为白坭圩之繁荣增添色彩。另外,作为当时游子归乡,亲朋来访,货源沟通的唯一的交通要道的坐落在圩口中间的“恒足”、“邓氏祠”两个码头,经常停泊“肇江”(肇庆—江门)、“白省”(白坭—广州)等装饰华丽的“花尾渡”和两个成年人方可合抱的大烟囱的大火船(拖轮),可谓人声鼎沸,摩肩接踵,热闹非凡。尤其到了晚上,万家灯火齐亮,从远处眺望,更为壮观。

  在上世纪20年代栽桑养蚕的黄金时代,白坭由于出产上等蚕茧,加上发达的水路,成为富商巨贾营商的主要聚集地,享有“西江第一大港”的盛誉,呈现出“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户商”的繁荣景象。民国期间,远赴东南亚的新加坡、暹罗(泰国)、安南(越南)等地谋生的侨胞,若要托“水客”给家乡亲人带点书信、钱物,只要写清楚“三水西区白坭市xx大宝号”转交即妥,史上的白坭圩的知名度和信誉之高可见一斑。

  新中国成立后,白坭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鉴于白坭经常受到洪水灾害威胁的历史,1959年冬天,为了保卫樵北大围内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白坭公社水利会动员当地民工,修筑了一条横跨白坭粮所至下子围的大堤坝,大滘沙尾又筑建了一座排洪闸,形成了一个大水库,堵截了从北面上游而来的洪水,确保了大堤的安全。随着樵北大围堤围的逐年加固,1965年起,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又将白坭圩河边的全部店铺陆续拆迁至大堤东边内,改建成今日“回”形的圩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白坭圩已不能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于是,近几年在圩的东边入口处(惯称“牌坊”)二、三层石米批荡的银行、税所、茶楼、商店像雨后春笋般陆续拔地而起,形成了一条新的大街,并有朝车站方向发展的趋势。白坭的中心城区逐渐成形。

copyright www.ss.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安备案4406073010505 粤ICP备05101457

版权所有@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政府 http://www.ltgxled.com

最佳分辨率:1024*768 浏览器 IE6以上